高企申报 | 2024年申报总结及2025年认定策略
2025-01-22 来自: 西安华企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118
随着2024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的逐步完成,各地陆续公布了认定结果,一系列重要的变化已经显现。以下是对2024年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变化的总结以及2025年认定的策略:
1、备案抽查率提高
2024年高企国 家抽查率普遍较高,累计取消了3545家高企资格,相较2023年增长了1.2倍,数量创历史新高,从历年10%的水平提升到20%以上。
以陕西省为例,2024前两批抽查比例均超过30%。
2、认定数量锐减
相较2023年,数量多的大省都存在数量锐减的趋势,积极提质增效自行挤水分,高企高质量发展初见成效。
备注:
• 江苏备案数据未统计完整,以公示数据对比分析;
• 2023年统计数据选取备案数,不含补充公告;
• 广东省不含深圳市,浙江省不含宁波市,山东不含青岛。
3、被重 点抽查的九类企业
1.名称含非高新领域字样的企业;
2.属于非高新技术领域行业的企业;
3.省属大型企业集团可作为推荐单位;
4.知识产权证书为短期集中获得的企业;
5.只有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非软件开发企业;
6.知识产权全部为申报当年取得的企业;
7.近三年所得税涉及核定征收的企业或未做加计扣除或加计扣除差额较大的企业;
8.“近一年参保人数小于等于1人”的企业;
9.“存在税收违法行为”、“列入失信被执行人”的企业。
注意:2024年重 点抽查的企业大多数为知识产权集中获得的,因此,一 定要提前规划知识产权,特别是复审的企业,一 定要在三年内分散规划知识产权!
4、2024年认定工作的几点显著变化
(1)管理部门调整:
从2024年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由科技部门正式划归工信部管理。这一调整意味着申报要求和标准可能会发生变化,特别是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可能会进一步加强。
(2)申报要求变化:
①知识产权要求:当年申请或转让的知识产权将不予计分。此外,知识产权的获得需要有延续性,避免集中在同一时间申请,以免被质疑为临时包装。
②现场核查:对2024年新申请认定的企业,将全部开展实地核查;对申请重新认定的企业,按不低于10%的比例抽取企业开展实地核查。
(3)评分标准调整:
①知识产权类型:知识产权的评分更倾向于发明专利,特别是高价值的发明。
②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A类标准平均每年需达到“5项及以上”,建议三年内科技成果转化数量达到15项以上(最 好16项)。
(4)抽查内容有变化:
除去以往高企领域、企业名称,今年还注重核查社保人数,重点关注社保人数较少的申报主体。
(5)核查研发真实性:
不少地方直接税务介入核查环节,广东要求购买、转让的知识产权不得纳入研发项目和费用中。
(6)高企数量正在脱钩地方政绩:
部分地方主管部门不再考核高企数量,尤其是高企增长数量;风向已转变至“专精特新”,“小巨人”的数量正是各地最 为热门的考核指标。
5、申请过程中被退回修改的原因
(1)基本信息方面:
①证明事项告知承诺书法定代表人签字有误;
②未上传承诺书;
③注册资金未填写;
④注册资金和营业执照上的数据不一致;
⑤申请书封皮未签字盖章;
⑥营业执照未盖章。
(2)知识产权方面:
①若专利为转让,需提供转让方证书原件扫描件,受让方登记簿副本(或手续合格通知书),缴纳年费发 票;
②知识产权获取方式填写错误;
③专利填写日期与授权日期不符;
④专利未见缴纳年费发 票;
⑤专利缴费是网页截图,需上传知识产权局缴费发 票;
⑥若有多个专利权人,需对方提供不用此专利申报高企情况说明;
⑦知识产权检索无效,检索无结果;
⑧专利年费缴费主体不是本公司,需情况说明。
(3)财务数据方面:
①年度审计报告无财务情况说明书;
②年度报告里未体现研发费用支出,需补充附注/写情况说明;
③缺少某个年度审计,需提供说明情况;
④审计报告未盖章、无人员签字;
⑤纳税申报表主表附表未提供完整
⑥年报研发费用、营收、利润等数据与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不一致。
(4)人力资源方面:
①人力资源情况表需提供人员佐证材料(社保缴费证明、劳动合同、职称证明、学历证明等);
②人员花名册人员数量和社保、劳动合同数量不一致,需写情况说明;
③科技人员未满183天;
④劳动合同过期。
6、审核未通过原因
(1)常见问题:
①企业成长性差;
②技术转化能力较弱;
③企业创新能力不足;
④技术水平不够先 进;
⑤自主研发能力不够,经营规模有待扩大;
⑥只有受让,财务分为0,创新性不足;
⑦受让专利和企业主营方向不一致,创新新不足;
⑧自主研发能力较弱,近年来通过自主研发获得知识产权较少;
⑨企业所得税申报表与年报审计数据不一致,无相关说明;
⑩财务指标不合格;
①①年报报告研发费用金额为0,研发费用报告研发费用金额的真实性存疑;
①②新设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能力一般,财务状况一般,成长能力较弱;
①③企业近三年涉及的研发项目较少,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较低,暂不具备高新技术企业能力;
①④组织管理水平弱,无具体制度内容;
①⑤总分不达标。
(2)审计报告方面:
①专项报告事务所不在入围名单;
②审计报告无注册会计师资质;
③审计报告首页无注协要求的防伪码;
④审计报告,会计事务所未盖章;
⑤年报的二维码不符合要求;
⑥注册会计师印章不合规定;
⑦审计报告的会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不符合要求;
⑧2021-2023年审计报告未披露研发费用情况;
⑨研发费用专项审计报告与2021-2023年审计报告研发费用不一致。
7、2025年认定策略
2024年,陕西省分四批次拟认定了8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但部分企业因科技成果转化不足、核心技术不突出、成长性欠缺等原因未能通过审核。为助力各企业在2025年顺利通过高企认定,以下是小编的几点建议:
(1)知识产权问题
专利审查严格后知识产权的一大发展趋势就是知识产权要求更高,分值会更倾向于发明专利,特别是高价值的发明;
购买、转让的知识产权,当年下证的知识产权都是2025年重要雷区。
(2)人力资源问题
社保较少、人数不足的单位不建议再去申报。
同时,也要提醒已经认定成功的高企,每年做好资格的维护和每三年的复审准备(如:季报、年报按期提交,知识产权及时申请,研发立项及研发辅助账,引进人才,产学研合作等等),否则容易面临资格取消的风险。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愈加严格的环境下,企业需要做好战略规划和充分准备,如果想要省心想要提高通过率,尤其是对于一些经验不足的企业,寻求专业的服务机构,不失为一个低成本高 效率的选择。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