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遗憾,因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无法获得最佳浏览体验,推荐下载安装谷歌浏览器!

2025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预计的变化及分析

2025-02-10  来自: 西安华企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131

日前,《国 务 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97号,以下简称《决定》)公布,自2025年1月20日起施行。上述《决定》中的第三条。该条规定: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三条第二款中的“科技”修改为“工业和信息化、科技”。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三条第二款:《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由工业和信息化、科技、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商国 务 院有关部门制订,报国 务 院批准后公布施行。

《决定》从2025年1月20日开始实施,意味着2025年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要由工业和信息化、科技、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共同制定。2024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主导部门已经由科技部转到工信部,但是政策延续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于2016年发布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本次《决定》公布,意味着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上位法已经修改,为下一步工信部主导修订《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提供了依据。

从2016年到2024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已经执行了9年,在这期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呈现快速增加态势,从10.3万家增长到46.3万家,同时国 家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因此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的修订势在必行,那么,工信部会在哪些方面进行修订呢?

2024年12月底,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明确提出“建立完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等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参考国 家近几年科技企业相关政策,我们认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可能会从以下几个方面修改:

主要修改

一、在评分体系中证据客观分数的占比

现行的认定政策中,客观分数只有企业成长性和专利种类数量这两个,共计28分,剩余分数都是专家根据申报材料进行主观打分,因为全国各地参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评审专家达到几千人,专家对认定办法的理解不同,对企业申请认定的提供的证明材料要求不一致,导致各地在实际执行中打分差异性较大,同样的企业,在北京能通过认定,但是在天津也许就不能通过。因此在新修订的认定管理办法中,很可能会增加客观分数的占比,使全国执行政策的尺度尽可能一致。

二、知识产权

现行认定管理办法中,知识产权占30分,其中客观分只占8分,其他都是主观分,而且Ⅰ类和Ⅱ类知识产权的分差只有2分,对比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评价指标,Ⅰ类和Ⅱ类知识产权的分差为6分,因此,新办法可能会修改知识产权的评价指标,增加客观分数的占比,同时增大Ⅰ类和Ⅱ类知识产权的分差。从2020年开始,火炬中心对申请认定企业只有当年的软件著作权的企业,不予备案,但是这个要求在认定办法中并没有明确,因此,新办法很可能明确知识产权的获取时间,尤其是Ⅱ类知识产权的取得时间明确为认定前一年。

三、RD

现行认定管理办法中,对RD的范围、条件等进行了具体规定,在实际执行中,因证明材料的不明确和评审时间的限制,专家很难对企业填报的RD表进行严格审核,因此只要企业填写了RD表,基本专家都会认可。从近两年税务机关公布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典型案例看,基本都有虚构研发项目的情形,因此,在修订的认定办法中,很可能会对RD的证明材料要求进一步明确,专家会重 点审核RD的创新性,并与企业加计扣除等数据进行关联审核。

四、科技人员

现行认定管理办法对科技人员的定义是指企业直接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以及专门从事上述活动的管理和提供直接技术服务的,累计实际工作时间在183天以上的人员,包括在职、兼职和临时聘用人员。而且政策只规定了科技人员占比的下限(不低于职工总数的10%),没有上限约束。在实际认定过程中,目前企业研发费的构成主要是科技人员人工费用,不少的企业占比甚至达到100%,有些规模比较大的企业,当实际研发费不足时,往往是通过提高科技人员数量的方式,用人工成本来填补研发费用的缺口。因此,在修订的认定办法中,很可能会对科技人员的要求更明确,如学历、专 业和所从事的具体工作等,同时按照企业规模和行业的不同,对科技人的占比下限、研发费用构成做出更明确的规定。

五、科技成果转化数量

现行认定管理办法中,科技成果转化占30分,企业要想在这项得到高分,三年科技成果转化数量不能低于15项,而且在各地的实际认定过程中,对科技成果和科技成果转化的证明材料要求有不一致的地方,如有些地方就要求科技成果必 须有知识产权支撑,企业要想得高分,就必 须在近三年获得的知识产权不能低于15项,而且15项知识产权都能形成产品和服务,有销售合同等证明材料,这个要求对大部分中小企业来说,这个是很困难的事情。因此,我们任务在修订的认定管理办法中,很可能根据企业的收入规模来设定不同的数量指标,这样更符合实际。

六、成长性指标

现行认定管理办法的成长性指标只考核企业净资产和销售收入。近几年国内经济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能持续保持成长性的企业凤毛麟角,在实际认定过程中,大部分企业在成长性指标的得分不超过10分,对比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评价指标,在修订的认定管理办法中,很可能增加净利润、研发费、新产品收入等指标,来评价企业是否在健康发展中。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服务范围:西安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专利申请  软件著作权申请   商标注册  科技项目申报

联系电话:18009250165(同微信)    

客服中心: 029-62095562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西安华企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陕西印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 XML 备案号:陕ICP备2022012391号-2

本站关键字: 西安高企认定 西安高企认证 西安高企申报 西安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西安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西安高新技术企业申报 西安高新技术企业 西安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 西安高新技术企业申请条件


扫一扫访问移动端